当前位置: 首页 > 城乡规划师 > 城乡规划师备考资料 > 2019年城规《相关知识》知识点:核心一边缘理论

2019年城规《相关知识》知识点:核心一边缘理论

更新时间:2019-08-23 08:44:14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214收藏107

城乡规划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9年城乡规划师考试还有2个月的时间,考生进入到备考白热化阶段,环球网校编辑整理了 "2019年城规《相关知识》知识点:核心一边缘理论 ",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更多模拟试题及复习资料请持续关注环球网校城乡规划师考试频道!

核心一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也是一种关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的理论。为了讨论这一理论,先要介绍有关空间发展的几个概念。

1.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

(1)均衡增长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R. Nurkse)为代表。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在供给和需求 两方面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影响资本积累。供给方面是由于低的储蓄能力,引起资本 不足,造成生产力低下,导致供给水平低,进而又影响储蓄能力,引起资本不足……如此 循环不断。

在需求方面,由于购买力低,缺乏投资诱因,部分地造成资本不足,造成生产 力低下,导致收入少,购买力低……如此循环不息。

为了打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纳克斯主张均衡发展的策略。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 区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可以避免供给方面的困难,避免恶性循环的发生。同样,纳克斯 认为,多部门平衡投资,可以使各部门互为顾客,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收入、 提高购买力,使国内需求扩大,诱发投资、扩大生产。因而,他认为,平衡增长是提高增 长速度的工具。

(2)非均衡增长

非均衡增长以赫希曼(A. O. Hirschman)为代表。他不同意仅靠增加资本就可打破 恶性循环的说法。他认为,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策略的制定与资本同等重要。有些落后 国家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缺乏资源、生产要素和资本,而是因为富者奢侈浪费,加上错 误的投资策略。他认为,对不发达国家来说,多部门的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 的,因为这些国家缺乏资金。最现实的办法是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 长。不均衡就有压力,压力本身推动发展。在不均衡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干预,支持发 展某些私人资本不愿意投资的薄弱部门。如果政府在不均衡发展过程中不能做到不断地产 生诱发性的决策及行动去克服不断出现的在供求上的比例失调,那么,这个政府就元力采 取一系列的均衡增长所要求的主动性的决策。

2.增长极理论

所谓增长极,就是一个区域中能够带动整个区域增长的点。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 济学家佩鲁(F. Perroiix)于1950年提出,后经其他学者进一步发展。该理论不仅被认 为是区域发展分析的理论基础,而且被认为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 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 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增长极。主张采用非均衡发展策略,优先培育增长极,并通过增长 极带动区域的全面发展。增长极的培育和增长极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主要是通过极化效应和 扩散效应来实现的。在发展的早以极化效应为主,通过极化效应促进增长极快速、高效 发展并迅速壮大;在发展后期,当增长极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就可以通过增长极的扩散 效应带动区域的全面发展。

根据佩鲁的观点,增长极是否存在决定于有无发动型工业。所谓发动型工业就是能带 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部门。一组发动型工业聚集在地理空间上的某一地区,则该 地区透过极化和扩散过程,形成增长极,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快速的经济发展。这种 发动型工业的选择标准应当是高效益、高关联性、高需求收入弹性和高度的空间集中倾 向。在实际的区域规划中,由于单个增长极对区域的带动作用有限,通常采取培育若干增 长极,并通过主要交通线路将这些增长极联系起来,以达到更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 标,此种方式也是增长极战略的一种形式,一般称之为点轴发展战略。

3.核心-边缘模式

赫希曼根据增长极理论认为,一旦经济在某一地区得到发展,产生了主导工业或发动 型工业时,则该地区就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展进一步集中在该地区,该地区 必然成为一种核心区域,而每一核心区均有一影响区。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 称这种影响区为边缘区。

许多学者认为,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一种控制和依赖的关系。初期为核心区对边缘区 的控制,并依赖于这种控制来发展核心区。然后是此种依赖的强化,核心区通过控制效 应、咨询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关联效应以及生产效应等强化对边缘的控制。最 后是边缘获得效果的阶段,革新由核心区传播到边缘,核心与边缘间的交易、咨询、知识 等交流增加,促进边缘发展。随着扩散作用加强,边缘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较高层次的核心,甚至可能取代核心区。

核心与边缘间有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前者主要是核心从边缘区得到原料、劳动力、 资金等,后者是核心向边缘提供商品、信息、技术等。通过两种联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核心对边缘有两种完全不 同的效果。一种是负效果,又称为极化效应,指出 于核心区自身的利益,使边缘的劳动力、资金等流 入核心区,剥夺了边缘某些发展机会,这时以前向 联系为主,是极化作用的结果。第二种为正效果, 又称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指核心发展所得利益扩 散到边缘,使边缘农产品及原料的销售量增加,就 业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发展等。这时后向联系明显,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 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核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 统。

这个模式经过了高度的提炼概括而显得很简单。但实际上,一个国家有多个核心和由 依赖关系的类型所决定的边缘网络。核心和边缘间的控制依赖关系是这一模式的基础,是内部(空间的)发展变化的根源。由于在边缘区可出现城市型聚落,在核心区也会有农 村型聚落,因此,边缘区也可能变城市化地区,不过并没有改变其对核心区的依赖地 位。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19年城规《相关知识》知识点:核心一边缘理论,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历年真题、考试大纲等考试资料,可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城乡规划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城乡规划师资格查询

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城乡规划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