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城乡规划师 > 城乡规划师备考资料 > 2020年城规《规划原理》知识点:城市化理论

2020年城规《规划原理》知识点:城市化理论

更新时间:2019-10-25 16:31:55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177收藏17

城乡规划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环球网校编辑整理了 "2020年城规《规划原理》知识点:城市化理论 ",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更多模拟试题及复习资料请持续关注环球网校城乡规划师考试频道!

2019年城乡规划师考试已结束,成绩查询即将开始,为避免错过2019年城乡规划师成绩查询时间节点通知,建议您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 预约成功后您可免费收到各省2019年城乡规划师成绩查询时间的短信提醒。

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熟悉)考 P33

1、城市发展理论

(1)城市化理论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

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是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①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

②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到70%之间):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③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以上):为了保持社会必须的农业规模,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止。也称稳定阶段。

(2)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

①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

城市是区域环境的一个核心;城市与区域发展是互相促动。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证明: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就能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高,则促使中心城市更加繁荣。

对这一现象,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

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城市成长的最初阶段,极化效应会占主导

低位,但当增长极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极化效应会相对或者绝对减弱,扩散效应会相对或绝对增强,最后,

扩散效应就替代极化效应而发挥主导作用。

极化效应是指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增长极的上升运动。

②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城市经济活动是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城市产业分为基础产业(主要是为满足城市以外地区的需求)和服务产业(主要满足本市消费需要)两个部分。在城市产业分类中,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只有基础产业得到了发展,城市经济的整体才能得到发展。

③城市发展的社会学理论

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互相依赖、互相竞争。

相互竞争导致为追求生产效率而促进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同时又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依赖。相互依赖则既强化了

社会分工又使社会紧密团结在一起,在这样的基础上促使人类在空间上的集中。

④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

古滕伯格揭示了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所谓可达性就是:交通设施通达的方便程度。

梅耶认为交通及通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

城市的发展源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交易的机会。交通、通讯等物质措施和科学技术是人类相互作用

的媒介,可促进城市整体全面发展。

(3)城市发展的理论探索

①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主要理论包括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有机疏散理

论等。

田园城市理论是在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在实际中分化为两种形式:

A、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自给自足,形不成城市群;

B、城市郊区:只能促进大城市的无序地向外蔓延。

卫星城(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

A、1924年提出建设卫星城的概念。

B、定义: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

城市的派生产物。

C、特点:强化了与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市的疏解。

D、问题: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造成子母城之间交通压力,难以真正疏解大城市。

新城(20世纪50年代以后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城市,第三代卫星城)

A、更强调相对独立性。

B、基本上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

的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截流作用。

有机疏散理论(不是一个具体的或者技术性的指导方案,而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有哲理性的思考)

A、1942年沙里能《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进行调整的理论。

B、改建目标: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把腾出来的地区按

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做其它适宜的用途;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赖特把城市分散发展推到极致,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

②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

卡里诺于1979和1982通过区分“城市化经济”、“地方性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来研究

导致城市不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其次,城市化经济为整个城市的生产厂家获得利润而不只是特定行业的生产

厂家。经济性来源于三个方面:生产所需的中间投入的规模经济、劳动力市场的经济性和交通运输的经济性。

1966年豪尔《世界城市》——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体制中将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城市特征:政

治、商业、专门人才、人口、文化娱乐中心。

1986年弗里德曼《世界城市假说》中强调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

程度。

世界城市的7个指标: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集中地、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

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其是港口与国际航空

港)、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城市聚集区——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它和城市的行政界限不尽相

同。在高度城镇化地区往往包括一个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带——法国戈德曼1957年提出,指的是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是2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

方公里至少250人。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等。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20年城规《规划原理》知识点:城市化理论,此外,环球网校小编已将2019年城乡规划师各科目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包上传到资料下载页,有需要的考生可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2019年城乡规划师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城乡规划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城乡规划师资格查询

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城乡规划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